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2
0
佛心分享-IT 人自學之術

每天一點點資安黑魔法系列 第 22

Day22 | 災難復原與備份策略:當系統壞掉,你該怎麼救?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當資安事件真的發生、系統宕機、資料被加密勒索,你有什麼備案嗎?
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企業資安的最後防線:「災難復原計畫(DRP, Disaster Recovery Plan)」與「備份策略(Backup Strategy)」。


一、什麼是災難復原計畫 DRP?

災難復原(Disaster Recovery)是在發生災難性事件(如地震、火災、駭客攻擊、勒索病毒)後,儘快恢復 IT 系統與資料運作的策略與流程

而 DRP 就是這個災難應變的書面計畫文件,內容包含:

  • 災難識別與風險評估
  • 關鍵資源清單(系統、資料、人員)
  • 備援機制與資料復原流程
  • 測試演練與持續更新計畫

二、兩大衡量指標:RTO 與 RPO

指標 全名 定義 說明
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 復原所需最大時間 系統從停擺到可運作的時間
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可接受的資料損失時間 最後一次有效備份與災難發生間的時間差

例如:RPO = 4 小時 → 表示最多只容許 4 小時內的資料遺失。


三、災難復原層級範例

層級 備援方式 恢復速度 成本
冷備援(Cold Site) 空間與設備準備好但未即時備份
溫備援(Warm Site) 有定期資料同步,系統需啟動
熱備援(Hot Site) 資料與系統即時同步,幾乎零停機

四、備份策略:資料安全不可少的保險

備份是防止資料遺失最直接的方式。常見策略包括:

備份類型

類型 說明
完整備份(Full Backup) 備份所有資料
差異備份(Differential) 備份自上次完整備份後變動的資料
增量備份(Incremental) 備份自上次任一備份後新增的資料

備份規則:3-2-1 法則(iPAS 熱門)

3-2-1 備份原則:

  • 保留 3 份資料副本
  • 儲存在 2 種不同媒介
  • 至少 1 份在異地儲存

五、備份與復原的安全考量

  • 備份資料需加密保存
  • 備份應限制存取權限(最小權限原則)
  • 防止備份被駭客刪除或勒索軟體感染
  • 定期備份還原測試,確認可正常復原

六、備份與復原技術

技術 說明
RAID 本地磁碟冗餘備援機制
雲端備份 異地儲存與彈性擴充
快照(Snapshot) 儲存系統某一時刻的狀態
VM 災難復原 虛擬機可快速在異地啟用

七、小結與實務建議

要點 建議
沒有備份 = 沒有資料 定期備份、定期測試復原
DRP 是資安策略的重要一環 不只是技術人員要懂,企業決策層也該參與
RPO 與 RTO 要清楚定義 根據業務需求設計可接受的風險範圍

上一篇
Day21 | 日誌與稽核記錄管理:留痕是資安的第一步!
下一篇
Day23 | 通報與應變機制:CSIRT 與 SOC 是什麼?出事該怎麼辦?
系列文
每天一點點資安黑魔法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